全部產品分類
黃芪燉湯(三聯生活周刊)
一味中藥
黃芪
黃芪,也稱黃耆、戴糝、戴椹、薺草、百本、王孫。李時珍說,耆是長的意思。黃芪色黃,為補藥之長,因此得名。今俗稱黃芪。
黃芪根長二三尺。獨莖,或叢生,枝干離地二三寸。它的葉子扶疏如羊齒狀,又如蒺藜苗。七月中開黃紫花。八月中采根,藥用。其皮折之如綿,謂之綿黃芪。現在很多人用苜蓿根冒充黃芪,折皮也似綿,幾乎可亂真。但是苜蓿根堅而脆,黃芪很柔韌,皮微黃褐色,肉中白色,這是他們的明顯區別。李時珍說,黃芪的葉子像槐樹葉但稍微要尖小些,又像蒺藜葉但略為寬大些,為青白色。開黃紫色花,大小如槐花。結小尖莢,長約一寸。根長二三尺,以緊實如箭桿為好。嫩苗可以食用。
性味:味甘,性微溫,無毒。
功用:專補氣,可升可降。其功用甚多,而其獨效者,尤在補血。為植物和中藥材的統稱。
主治:補虛,麻風病,內外混合痔、小兒百病。婦人子宮邪氣,逐五臟間惡血,補男人虛損,五勞(肺勞、肝勞、心勞、脾勞、腎勞)瘦弱,止渴,益氣,利陰氣。
一食藥膳
黨參黃芪燉雞湯
民間有"黃芪燉雞勝人參"的說法,可補氣養陰、健脾益肺、養血安神、補氣固表。除了補氣的黃芪,還加入了補陰溫中的黨參、健脾益心的桂圓、滋陰健脾的淮山藥,適合冬季進補。
材料:鮮雞、黨參、黃芪、桂圓、淮山藥、鹽
做法:
1.各藥材稍浸泡、洗凈;
2.整雞一只洗凈,放入水中沸滾5分鐘,然后將水倒掉,雞沖洗干凈;
3.切三片生姜,和雞、藥材一起與放進砂鍋內,加入適量清水,武火煲沸后,改為文火煲2小時,再調入適量食鹽;
4.出鍋前下鹽調味即可。
小貼士:
黨參和黃芪畢竟為中藥,適量即可。
價格行情
MORE+中華特產
MORE+熱點資訊
MORE+桃源小鎮——池上鎮
2017-04-17獼猴桃苗木的種植方法
2017-11-17赤壁 | 給力!這兒滯銷獼猴桃八成已售出
2017-11-25
發表評論
已有0條評論,共62人參與,點擊查看>>